(资料图片)
稻田里来回穿梭的收割机,一边吐出黄澄澄的稻谷,一边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8月7日,随着再生稻进入成熟期,罗山县宝城街道六里村新强家庭农场吴国强种植的400余亩再生稻头茬开镰收割,拉开了罗山县水稻机械化收割的序幕。
“今年早稻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在650公斤左右,目前已陆续成熟并开始进入收割期,两季总产每亩接近850公斤,是目前罗山县收割比较早的。 ”吴国强介绍道。
“我3月1日开始育秧,4月8日插秧,一种两收,再生季不需要播种、育秧,药品和肥料投入较少,节省了投入成本。”捧起一把收割的稻谷,丰收的喜悦挂在吴国强脸上,“我通过农机直通车信息平台找到的收割机,今年雨水多,少量田块有积水,影响收割速度,估计得一周才能收割完。”
近年来,罗山县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发展再生稻优势,积极培育扶持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再生稻种植,支持有再生稻种植经验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化生产组织,为农民提供再生稻全程社会化服务。(朱美惠 杨军 黄崇群/文图)
关键词: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5月28日17时,河南已收获小麦856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0%),日投入联合收割机3 7万台。其中:信阳22
5月29日,记者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工信局推进便民核酸采样屋建设,确保5月底前郑州4378个采样屋全部投
5月29日,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从郑州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